找活动
创作坊
研行书
旅图
科技/文化
分享
收藏
公益活动
已报满
活动时间
剩余名额: 【已报满】
集合地点 台北
导师解读
刘昌炀

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总监,负责少年科学课程及科普商品规划。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硕士,博士...

兰阳博物馆,如何化身为海滨一块大石头

1989年,宜兰地方人士提出要在城镇乌石港遗址建设一座宜兰地方博物馆,选址在乌石港,是因为它曾被誉为“开兰第一港”。在清代,全盛时期的乌石港是宜兰最重要的通商口岸,台湾东北角一带全部民生物质都由此进出,船楫云集,也因此有了“石港春帆”的说法。1878年之后,由于港口淤泥沉积,陆运逐渐没落,乌石港逐渐变成了海鸟栖息的生态湿地。

岁月变迁,沧海桑田,乌石港在宜兰人心里依然带有强烈的历史符号意义。“乌石港”命名源于港口内有三块乌黑色的礁石,在这片湿地上建立的兰阳博物馆,其最初的构思灵感,正是来自于这些礁石的形态。

1

人造的“单面山”

兰阳博物馆最初的设计灵感,就是来自这些礁石的形态。

兰阳博物馆位于宜兰乌石港遗址公园旁边,面朝龟山岛,背倚台湾山脉余角。咋一看,以为是陆地的延伸。在乌石港,因为地质运动,海岸边的礁石呈现出一面平缓而一面陡峭的形态,这样礁石被当地人称为“单面山”。单面山一般呈现为立方体,它的岩层是由一层砂岩、一层页岩所构成的,因为硬度不同,经过海水长期拍击侵蚀形成外观极具特殊质感的层次变化,从海面上显露出直角的一角,另一角则以20°角插入海中。而兰阳博物馆就是一块人造的“单面山”。 设计师在设计博物馆外形时,便采取了这样的自然元素,三角锥的体量成为台湾山脉的延续,以屋顶与地面形成的20°角夹角插于地面,整体正如卧在海边的一块巨大礁石。

2

别具匠心的“石头”

博物馆表层墙面上采用的材料是黑灰色铸铝板和麻石切片的组合

除了外观,在细节上的设计匠心随处可见。不对称的斜角造型,简化了建筑的体量,削弱了建筑的视觉阻碍,让博物馆更好的融入了兰阳平原的山、地、海之中。博物馆的立面由玻璃帷幕与实体墙面组成,实体墙面上采用的材料是黑灰色铸铝板和麻石切片的组合。灰黑色低调却不暗沉,让博物馆更像一块海边礁石。墙体表层的麻石切片乱而有序,上面的划痕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博物馆表层墙面,营造出一种被海水冲刷出来的错觉。远远看去,整个博物馆在视觉上更像一块石头。也正是这样别具匠心的表层设计,让兰阳博物馆更易于融入环境,即使是聚集游人目光的建筑,即使在夜晚亮起温暖的灯火,这样的博物馆在湿地环境中也不显得突兀。

3

一座博物馆,浓缩了整个宜兰

兰阳博物馆内部

在宜兰当地人的观念里,整个宜兰就是一座大博物馆。兰阳博物馆就是为了展现宜兰的山川风物。博物馆的展示以“常民生活文化”为主。展示区分别以“山”、“平原”、“海”为主题,布置在三个不同楼层。把兰阳平原的地貌和风土人情结合起来,从自然出发,以人文为貌,展现出宜兰的自然和人文之美。同时,又根据建筑特色,把展厅规划成“序厅”、“山之层”、“平原层”、“海之层”和“时光廊”。除了常设展厅之外,兰阳博物馆还会不定期推出特展,让参观者从更多元的角度认识宜兰。另外还特别针对6~12岁的儿童规划设计出“儿童探索区”,引导本地或是外来的儿童游客,从小就能认识和关注自己生长的土地。

4

人在馆中,如在其外

博物馆大厅入口

从博物馆的设计规划,到建设用心,“山”、“水”、“平原”、“海洋”,这些自然风景元素被淋漓尽致的运用其中。“与自然共生”的理念,表现在博物馆的里里外外。在进入博物馆之前,人们对于这样一个立于海滨却与周围风景毫不违和的建筑,已经感受到一番新奇趣味。然而置身馆中,还会有另一层惊喜。在博物馆第一层挑高的大厅中,会发现一大面可透视的玻璃墙,馆外绿意盎然的湿地自然生态景观,以及透明帷幕外的天色变化,使博物馆如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,随着光线射入的明暗色差和角度的转移,人在博物馆中感受也不一样,四时晴雨皆有不同情味,人在馆中,亦如在自然中。

从1989年提出筹建兰阳博物馆,到2010年建设完成对外开放,兰阳博物馆立在水滨,像石头一样长出来。一座博物馆如何化身为海滨的一块石头?真正的创意让人叹服,让人叹服的背后却又不是创意本身,而是从设计到兴建体现出来的完美的亲土性、生态性、功能性、维护史迹、减少湿地破坏的至高准则。

导读0
微信客服
在线咨询
固话咨询
手机访问
返回顶部

咨询活动

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×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页面分享二维码 ×
点击下载二维码,小伙伴通过扫码 报名成功并成行,你即可获得相应的佣金。

欢迎登录

记住我 忘记密码注册 |

登 录

短信登录>微信登录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