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活动
创作坊
研行书
旅图
植物/摄影
分享
收藏
14300
报名 已截止
订金: 1300,尾款: ¥13000
活动时间 2017-06-08 至 2017-06-20
剩余名额: 【已截止】
集合地点 成都生物研究所
导师解读
印开蒲

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,全国自然保护先进个人...

威尔逊在中国的植物采集之旅

1899年,世界的目光聚集于中国。

有报告表明:中国西部的森林里,深藏着成千上万种珍稀植物。身处湖北宜昌的英国外交官亨利,仅用业余时间就采集到2500多种植物,其中500种是欧洲人前所未见的珍奇物种。欧美的植物学家们意识到:一旦打开这座巨大的宝藏,世界植物学及园艺产业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一位从未出过远门的英国园丁绕过大半个地球,前往中国开启植物采集之旅,他的名字叫欧内斯特·亨利·威尔逊(Ernest Henry Wilson,1876-1930)。

威尔逊出身贫寒。13岁辍学成为一名学徒工,17岁起在伯明翰植物园当了4年园丁,他每周都到伯明翰技校进修植物学,终于在21岁进入英国皇家植物园——邱园当园丁。此后他一边完成本职工作,一边学习皇家园艺学会开设的高级园艺课程,最终获得了国家奖学金。1899年,英国维奇园艺公司(Veitch Nurseries)希望招募一名采集人去中国寻找植物,23威尔逊获得了这个机遇,掀开影响了世界园艺的发展进程。

1

第一次中国行(1899-1902)

威尔逊首次中国行的任务明确:引种美国的“鸽子树”——珙桐(Davidia involucrata)。

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,每年5月开花,洁白的花苞随风飘舞,如同优雅的白鸽,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。

1869年,法国传教士戴维神父在四川首次采集到珙桐标本,轰动了西方园艺界。然而30年过去了,极少有人能找到珙桐树。

威尔逊1899年抵达中国后,首先到云南普洱拜访热爱植物的英国外交官亨利。对方从笔记本上撕下半张纸,画了一张代表5万平方公里的地图,在上面标注了一株珙桐的位置。揣着这张精度奇差的地图,威尔逊赶到上海,沿长江逆流而上,直抵湖北巴东的深山密林。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,找到了亨利的珙桐树,可惜已被人砍伐做了木材,只剩下一个木桩。威尔逊难过地在日记中写道:“1900年4月25日,我彻夜未眠”。

1900年5月19日,威尔逊在野外搜寻时被植物绊倒,险些跌落悬崖。站起身时他赫然发现:一株开满花朵的珙桐树正摇曳在头顶,真是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!威尔逊称珙桐树是“北温带最美的树种”,成功收集到14875粒种子寄回英国。

第一次中国之行,威尔逊采集了2600多份植物标本和数百种植物种子和根茎。其中,珙桐树成为日后世界园林著名的风景树,还有多种槭树、荚蒾、杜鹃也是重要的园林树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威尔逊在宜昌西南部发现了中华猕猴桃,并将其引种到西方,后来成为新西兰水果工业的基础,因此猕猴桃也被西方人称为“威尔逊醋栗”。

2

第二次中国行(1903-1905)

1903年,新婚仅半年的威尔逊接受维奇公司的派遣,开始了第二次中国之旅。此行的目的是寻找一种神秘的高山花卉——全缘叶绿绒蒿(Meconopsis integrifolia).

威尔逊仍从上海出发,逆流穿过危险的三峡,过重庆,再逆岷江而上抵达四川乐山,站在了巍峨的横断山脚下。此后,他沿茶马古道向四川康定行进,一路上吃尽苦头。1903年7月16日熬过一个痛苦的雨夜,威尔逊在第二天于康定一片海拔3350米的高山草甸上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全缘叶绿绒蒿。他在笔记中写道:“华丽的全缘叶绿绒蒿,开着巨大的、球形的、内向弯曲的黄花,在山坡上盛开,绵延几英里。千万朵绝无伦比的绿绒蒿,耸立在其他草本之上,呈现一片景观宏大的场面。我相信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夸张奢华的地方了。”

离开康定后,威尔逊又赶往四川北部的松潘古城。两周后抵达时,他足足瘦了18公斤。不过辛苦没有白费,威尔逊在这里找到了更奇特的红花绿绒蒿(Meconopsis punicea),威尔逊把它比作自已的情人,在笔记中写道:“1903年8月31日,在灌木丛和大草原上,那一抹红色绊住了我,仿佛要我验证它的身份,我的植物情侣竟然就在这里!”

第二次中国之行,威尔逊带回了510种植物的种子和2400多种植物标本,包括众多杜鹃花以及紫点构兰、西藏杓兰等高山花卉,维奇公司特别为他制作了一枚全缘叶绿绒蒿形的徽章,5枚黄金制成的花瓣栩栩如生,其上足足镶嵌了41粒钻石。

3

第三次中国行(1907-1909年)

1907年,威尔逊在哈佛大学的资助下开始了第三次中国之行。

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科学采集,目标仍然是中国西南山区。威尔逊第一次带上相机,沿途拍摄了许多珍贵的人文照片。1908年5月,他来到成都,用照相机记录了关帝庙、青羊宫、武候祠等名胜。随后再次进入横断山区,一路与暴雨和塌方较量,陆续考察了岷江河谷、大渡河河谷、巴郎山、小金、丹巴、康定……最终如愿采集到了享誉世界的岷江百合(Lilium regale)。

岷江百合习性特别强健,不仅能抵御高原的寒冷干旱,还具有强大的抗病基因。欧洲原生百合的病毒侵害,依靠与威尔逊引种的“帝王百合”进行杂交,才得以控制。

1908年11月,威尔逊在宜昌将数千个种球用黏土包好,其中就有珍贵的岷江百合。没想到在开往美国的船上,这些种球竟和未经处理的兽皮放在了一起,结果全部腐烂,令威尔逊心痛不已。

4

第四次中国行(1910-1911年)

为了重新采集百合种球,威尔逊受哈佛大学的委托,第四次来到中国。

1910年5月,他先经西伯利亚铁路抵达北京,6月1日再次来到入川的前哨站宜昌。这一次,威尔逊决定走陆路前往成都,以便采集更多的植物。他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穿越重庆巫溪、四川宣汉、阆中一线,征服了“难于上青天”的蜀道,于7月27日抵达成都。

8月底,威尔逊进入暑热难耐的岷江河谷,开始搜寻此行的主要目标:岷江百合。一开始工作非常顺利,他成功标注了6000多株岷江百合的位置,以便10月份地上部分枯萎时挖掘球茎。随后他决定返回成都休整,而就在愉快的凯旋途中,意外发生了,他的右腿被山体没落的滚石砸伤,两处骨折,血流如注。正当他痛苦地呻吟时,身后走来一个骡马商队,由于山路太过狭窄,实在没地方躲避,威尔逊只能惊恐地看着40多头骡子从他身上跨过,幸好没有被再次踩到。

这次重伤让威尔逊终身成了瘸子,所幸助手们帮他采集了岷江百合的球茎并寄回美国。1912年6月,壮美的岷江百合在美国麻省绚丽盛开,轰动一时,威尔逊幽默地称呼自已的伤腿是“百合瘸”。

5

第五次中国行(1918年)

1918年,威尔逊来到我国台湾,调查当地的森林植物。他的主要目标是台湾特产的高大树种:秃杉(Taiwania cryptomerioides)和红桧(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)。

秃杉高达45-55米,树干通直,几乎没有分枝,仅在顶端有少量枝叶。威尔逊曾在一株秃杉的树洞里露营,那一晚森林格外寂静而神秘,给他一生留下了“难以抹去的烙印”。分布在阿里山的红桧可高达60米,威尔逊在一个红桧树桩上数出了2700多条年轮,由此估计这侏老树的年龄在2500-3000岁之间,它诞生时,中国还处于周武王建立的西周时期。

台湾之行还让威尔逊收获了台湾百合、长梗郁李、玉山杜鹃花、台湾小檗和台湾马醉木等珍稀植物,并为他的中国之旅画上了完满的句号。

导读0
微信客服
在线咨询
固话咨询
手机访问
返回顶部

咨询活动

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×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页面分享二维码 ×
点击下载二维码,小伙伴通过扫码 报名成功并成行,你即可获得相应的佣金。

欢迎登录

记住我 忘记密码注册 |

登 录

短信登录>微信登录>